2012-11-08
传统零售企业生存空间受到压缩,其中一个原因是同质化竞争,缺乏鲜明的个性。以南京市新街口商圈为例,几平方公里内密布了10多家大型百货商店,经营的品种大致相同。其次是服务方式相对单一,停留在简单的卖东西上。而随着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兴起,消费者进商场已从单纯的购物向购买产品、餐饮、看电影、唱卡拉OK、亲子活动等复合型消费转变。这恰恰是传统百货商场有限的空间中所无法满足的。
苏果董事长马嘉樑告诉记者,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曾尖锐地道出了传统零售业的另一痼疾:通道费用、物业出租利润、投资收益、预付卡沉淀等成为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而依靠商品差价直接经营所获得的利润比例在不断下降。从长远看,不看重商品经营,必然导致企业对市场判断和价格控制的失灵,企业的核心经营能力弱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会逐步丧失基础。
令人欣慰的是,在电商和城市综合体双重夹攻下,一些传统零售企业已尝试突围转型。
直接涉足电子商务并做得比较成功的是苏宁电器(002024,股吧)。除了继续扩张实体店并准备进军东南亚以外,去年初,该企业正式上线苏宁易购。苏宁走的实际上是“沃尔玛+亚马逊”之路,也即线上线下并重。正因此故,前不久的电商价格战中,苏宁与其他电商相比丝毫不逊色。而且,在一些城市,苏宁推出线上线下同一价格,减少了实体店所受的影响。
不过,并不是所有零售企业都愿意涉足电子商务。南京新百(600682,股吧)、苏果均称,目前尚无打算开设网上商城。新百集团党委书记朱爱华告诉记者:“我们觉得进军电子商务的时机还不成熟,物流成本、会否影响实体店,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而且,在国外,在网店卖的大多是些网络品牌,这些品牌只在网店销售,在国内,专门的网络品牌还不成熟。”
财通证券分析师周丽的研究报告也证实电子商务不是传统零售业转型的唯一途径。她认为,零售业的业态构成与人均GDP水平存在一定的对应规律: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3000美元,零售业态以传统百货商店为主;3000美元-5000美元,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主;5000美元-1万美元,以购物中心、专卖店、专业店、便利店为主。而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那么,除了涉足电子商务,传统零售业完全可以进军以上领域。
马嘉樑认为,全面升级会员制也是传统零售企业应对挑战的有效途径。“锁定自身的会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是实现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他说,目前,大部分企业建立了会员管理系统,但存在诸多问题,如重发卡轻管理、会员信息不完整、数据挖掘不深入、数据利用不充分等。对会员制度升级,首先要保证会员数据的准确性,以此开展低成本、高效率的针对性营销,通过精确营销、会员专享等,提高会员忠诚度。
记者了解到,这方面,有的零售企业做得很成功。如北京王府井(600859,股吧)百货已有上百万会员,会员的消费额占企业总销售额的50%左右;物美百货以会员商品和会员红利的形式,让会员享有多种商品的专属会员价,以及多种积分换礼计划,给消费者实实在在的利益。
马嘉樑还认为,技术能够推动管理的进步和流程的优化。例如,华润万家应用基于移动商务的新型供应链管理系统,订单满足率达到95%。“传统零售业的慢增长正是企业调整和变革的有利时机。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会很危险。近年来关门停业的百货公司数以百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