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宁波“电商换市”助力传统产业快速发展

2014-9-12

   记者日前从宁波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甬商所”)获悉,从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近一个多月时间,甬商所的有色金属日均交收量已近500吨,其中阴极铜交收突破1.5万吨,交收量再创新高。大量原本集聚在上海的金属类大宗商品已逐步向宁波转移。这表明宁波市政府出台的《宁波市工业企业“电商换市”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以下称《计划》)政策效应开始显现。

  7月初,宁波市政府出台《计划》,将通过实施应用普及、产业集聚、应用支撑和创新发展四大行动,引导企业积极应用电子商务手段,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电子商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工业企业“电商换市”。作为宁波地区大宗商品贸易的核心平台,甬商所拨出300万元专项资金开始推动贸易电商化。

  据甬商所总经理朱金祥介绍,甬商所与期货市场不同,在甬商所进行金属类大宗商品交易,成交价即为最终提货价,不存在任何的期、现货差价问题,能实现100%的价格风险管理。另外,甬商所的保证金制度,也能实现用少量资金锁定成本的功能;“每日选择交收+全天候交收”制度,更是帮助企业灵活管理库存,缩短存货周期,大幅度地降低仓储、人力等各类成本。

  一直以来,传统贸易在贸易伙伴甄别、电话询价、签订合同、开票付款、仓库过户等环节,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降低了货物流转效率,限制了贸易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盈利的增长。而甬商所的“电子交易+电子仓单+全天候交收+基差交收”的新型电商模式,实现了交易、交收全流程的电子化,是对传统贸易方式全方位的提升和改造。

  朱金祥表示,作为国家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的试点,甬商所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运营体系,搭建了全面的服务框架。目前除了有色金属类大宗商品外,甬商所还陆续上市PVC、PTA、LNG、牛蓝湿革等品种,推动化工、能源、农林等大宗商品的电商化,促进宁波及周边地区传统优势产业“两化融合”。

  目前,甬商所日均结算量已经突破2亿元。随着宁波政府“电商换市”政策出台,相信有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向宁波集聚。

  对此,有经济学家认为,构建我国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关键是要使各个市场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现货市场、场外市场、期货市场(场内市场)三者有效对接,形成彼此衔接、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局面,共同服务于实体经济。从这个维度观察宁波市政府的“电商换市”政策,以及甬商所的业务创新,显得更具有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