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9-16
海宁以皮革、经编、家纺为代表的传统支柱产业,正在涌起一股新的潮经济——电商大潮。在今年7月4日举办的中国(海宁)电子商务节揭幕大会上,市政府和浙报传媒签订“电商换市”提升合作计划,标志着阿里巴巴海宁产业带正式启动。同时,阿里巴巴发布的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微报告显示,2013年“电商百佳县”中,海宁市高居全国第三位。
作为浙江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市之一,近年来,海宁积极搭建网上平台,打通线上线下两个市场,“电商换市”大潮席卷海宁大地。电子商务从皮革产业逐步向经编、家纺、电子、袜业、农产品等其它产业延伸。2012年9月,海宁中国皮革城网商大厦正式投入使用后,入驻76家网商企业,当年即实现交易额6亿元。截至去年底,全市在阿里巴巴平台注册的企业达53380家,网络零售总额约111亿元,电商规模已跃居全国前列。
阿里巴巴海宁产业带,是一个汇聚海宁本地特色产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产地直销的批发、购物渠道,另一方面促进海宁制造业从传统销售走向电商销售。同时,通过建立浙报传媒商学院海宁分院,构筑电商人才的孵化器。在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今天,海宁市2万余户个体以及1500余家企业念起了电商“生意经”。政府也借势全面布局电子商务,推动产业升级,“电商换市”呈现猛进如潮之势。
皮革城网商大厦6楼有一间工作室,是江西人胡亮的淘宝店,他也是最早一批进驻网商大厦“淘宝店主”。2006年大学毕业时,胡亮受姐姐影响开起了第一家淘宝店,卖的是现在最流行的“韩国代购”包包。几年前,凭借着丰富的淘宝网店的经验,胡亮来到海宁开起了皮革服装的淘宝店。一边要设计服装版型,一边要联系工厂生产,还要兼顾网店销售,胡亮的日子过得十分忙碌。2012年,皮革城网商大厦正式投入使用。胡亮的网店大本营也搬进了这幢楼里,还注册了一家皮草公司。为了提高店铺的竞争力,胡亮每天都要上网查看店铺点击与购买的转换率、收藏率,看看同一风格的店铺销售状况,从中发现自己店铺在哪些产品上可以改进。除此之外,胡亮还对淘宝店怎么“装修”、模特儿怎么选、照片怎么拍,有一番自己的思考。
另一位温州人孔雪微,2009年盘下了皮革城100平方米的实体店,电商嗅觉敏锐的孔雪微同时开起了天猫网店。那时,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实体店上,对网店还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只是想试一试。第一年,虽然天猫网店卖出了100多件皮衣,但也只是实体店的零头。2010年开始,淘宝、天猫上卖皮衣的网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孔雪微开始意识到了互联网上的无限商机。她招聘了20多人的营销团队来运营天猫,还在阿里巴巴上开出了批发店。目前,网店的销售额已占60%,超过了实体店的40%。
据有关资料显示,海宁电子商务起步于皮革产业,目前电子商务业务迅速向经编、家纺等产业延伸,同时也拓展到旅游、农副产品、花卉等领域,在市场中探索出了差异化竞争路径,挖掘电商新“蓝海”。与此同时,政府主导的电商平台和电商产业园、基地等也逐步兴起,充分发挥了电子商务的产业集聚效应。最新动作是“阿里巴巴海宁产业带”的启动。日前,市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团签约,合作打造“阿里巴巴海宁产业带”,形成一个海宁产品的网上大型批发、零售市场。“产业带”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众多企业的关注。
根据海宁市电商发展规划,到2016年,全市将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区2个以上,培育电子商务楼宇(集聚区)5个以上,建成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3个以上,培育省级重点电商企业3家以上,培育市级重点电商企业20家以上,培育市级重点电商服务企业10家。培训各类电子商务人员5万人次。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以上。